
AI智能创新、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深圳会展中心交相辉映,为期三天的非开挖行业盛会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动能。
2025年9月4日至6日,由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非开挖技术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成功举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非开挖行业盛会,本次活动以“聚焦大湾区·携手并进·共创未来”为主题,活动现场汇聚了国内外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业代表、技术专家及专业观众逾5000人次,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分享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

协会支部书记/秘书长吴起星副教授主持会议

理事长袁鸿教授(原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致开幕辞

开幕式启动嘉宾由左至右分别为:副理事长李昌盛总经理、陈雪华总经理,原协会监事王和平教授、Hideki Shimada 教授(日本九州大学/日本非开挖协会副会长)、袁鸿理事长、黄敬副会长(香港管线专业学会 HKIUS)、副理事长方金水总经理、谢广勇总经理及协会监事长李齐军董事长。

论坛现场
01 盛会规模:国际化平台助推行业交流
本次论坛暨展览会由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主办。暨南大学、中国测绘学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市政管道与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IKT德国地下空间研究院、日本非开挖技术协会、北京非开挖行业协会、北京市地下管线协会、上海市地下管线协会、重庆市地下管线协会、香港管线专业学会(HKIUS)、国际管线专业学会(IIUS)、澳门岩土工程协会、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等20余家国内外权威机构支持协办,彰显了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和广泛的非开挖行业影响力。
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开挖相关单位、部门领导与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展参会,为行业各方提供了一个集形象展示、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和技术培训于一体的交流平台。
02 专题论坛:智慧碰撞引领行业未来
论坛活动精彩纷呈,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行业所需为核心”,深入探讨数字化与AI智能技术应用、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管道修复、定向钻进、市政管网与能源输送管线建设与维养技术等关键议题,展开了多场专题报告与技术交流,推动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专家学者们分享了非开挖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分析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参会者提供了前瞻性的行业洞察和实践指导;论坛期间发布了非开挖技术团体标准,这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Hideki Shimada 教授(日本九州大学/日本非开挖协会副会长作《日本矩形顶管工法突破性进展》主题报告。

Bert Bosseler 教授(IKT德国地下空间研究院/诺威莱布尼兹大学/鲁尔波鸿大学)作《市政排水行业热点话题》分享。

文 昌 广州分院总经理(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作《智慧赋能,系统治理:城市排水监测监管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主题报告。

钟长平所长(广州轨道交通盾构技术研究所/广州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作《极限工况下小直径顶盾机关键技术研究 》主题报告。
03 技术展示:前沿成果亮相展会
展览会设置了多个展区,全面展示非开挖领域的最新技术、材料和装备:
非开挖设备及管道修复展区集中展示了水平定向钻进/导向钻进钻机及其附属设备、疏通、顶管机及其附属设备、冲击矛与夯管锤设备等;市政疏通及清洗设备展区展示了疏通、清淤等相关技术设备、管道清洗及疏通设备;城市管网检测、探测技术及产品展区呈现了管线探测和测绘技术及仪器、智能管网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硬件等先进技术;部分展商特设了非开挖检测与修复科普体验互动区,让参观者亲身体验非开挖技术的魅力与价值。
04 数据亮点:展会成果彰显行业活力
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5500平方米,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专业观众,57家参展商,行业龙头企业如:浙江东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锐竞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韶关市铁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广州探霸仪器有限公司 、禹州市龙德水泵有限公司、安徽普洛兰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钻通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施罗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携最新产品亮相本届展览会。
展会期间举办了17场专题技术论坛,邀请了国内外19位行业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会代表及专业观众数量突破5000人次,创历届之最。











展览会现场观展群众对新亮相的产品颇感兴趣,驻足咨询、体验。
05 公益培训: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结合论坛期间发布的团体标准《城镇排水管道拉顶法技术规程》(GDSTT 6-2025),聚焦”市政小口径排水管道非开挖创新应用”,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大家精准掌握工法的核心技术原理、标准化施工流程及关键操作要点。

《城镇排水管道拉顶法技术规程》(GDSTT 6-2025)团体标准发起单位湖南晟通鑫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杨卓衡副总经理为参训人员讲授“市政小口径排水管道非开挖专业方案”理论内容。

湖南晟通鑫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李齐军董事长为参训人员讲解施工应用技术要点。
06 展望未来:携手谱写行业发展新篇
2025年适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本届论坛暨展览会的成功举办,为粤港澳大湾区非开挖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方向指引。
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非开挖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协会将携手各会员单位和业界同行,共同促进非开挖行业的发展,为城市建设与运维提供更加绿色、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助力构建智慧城市和美丽中国。
三天的盛会展示了非开挖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管网建设与维护中的广泛应用前景。通过“技术研讨+场景互动+标准引领”多维赋能,本次活动有力地助推了非开挖行业转型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
让我们共同期待2026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非开挖技术发展论坛暨展览会,再见!
主办方介绍
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GDSTT)
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于2002年03月在广州成立(粤民民 [2002] 14号),是由广东省及华南地区涉及非开挖技术领域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专业性、综合性、非营利的省级社会团体,现有会员单位200余家。于2013年01月获承接政府职能委托的资格(粤民民 [2013] 55号)、于2021年11月取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科技奖励的备案(粤科奖字 [2021] 15号)。
协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非开挖技术,促进国内外、地区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地区非开挖技术的发展和升级,维护地区非开挖行业健康发展。
一、国际交流平台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非开挖技术创新、应用及交流;提升现代城市市政管网、能源输送、管线建设和维养能力,协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非开挖技术发展论坛”国际交流平台,同期举办大型展览会,展示非开挖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备。“2025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非开挖技术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于2025年09月04日-06日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圳会展中心3号馆圆满落幕。
二、技术培训、专项培训、认证培训
结合非开挖行业需求,协会相继开展了“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及非开挖修复技术岗位培训”、“非开挖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水平定向钻导向技术培训”、“紫外光原位固化修复”专项培训、“小口径排水管顶拉管工法非开挖新建及原位等(扩)径置换应用”专项培训等,自2015年以来,已为行业培训学员超3000人。
三、标准编制
协会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预算定额2016》,并于2019年进行修订完成《广东省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预算定额2019》,为指导日常管道检测、管道疏通、管道修复预处理、管道非开挖修复工作提供了合理的计价办法及依据;2022年,协会组织广州市江达潜水疏浚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制定了行业定额标准《水下机器人清淤定额》,该成果填补市场对于水下机器人清淤收费规范的空白,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推进相关技术的发展,让更多工程项目被认识并投入使用。
协会先后完成并发布了《柔性密封自锁接口聚乙烯缠绕实壁排水管及配件》(T/GDSTT 1-2021)、《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非开挖修复安全文明施工规范》(T/GDSTT 2-2022)、《聚乙烯(PE)中空壁复合(多肋)增强缠绕管》(T/GDSTT3-2020)及《导向式微型顶管工程技术规程》(T/GDSTT3-2022)等4项团体标准。近两年协会先后启动了7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分别是《小口径排水管拉顶管工程技术规程》、《非开挖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导则》、《顶管施工员职业技能标准》、《定向钻施工员职业技能标准》、《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员职业技能标准》、《输水隧洞盾构法施工技术规程》、《水平定向钻企业施工能力等级认定标准》。其中团标《城镇排水管道拉顶法技术规程》(GDSTT 6-2025)原标准名称为《小口径排水管拉顶管工程技术规程》已于2025年09月01日发布,将于本月15日实施。
四、企业作业能力评价
协会于2020年首次组织制定了《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作业能力评价规则》及《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作业能力评价规则》,每年开展一次,已完成自2020年度至2024年度五届作业能力评审工作。作业能力等级评价是对会员单位综合作业水平的认可和评定,有利于树立和提升企业形象地位,获得评估等级的企业在开展对外活动和宣传时,可以将评估等级牌匾、证书作为荣誉证明出示。
五、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鉴定)由协会聘请行业专家组成评价专家委员会,秉承“专业、权威、公正、规范”的理念,对非开挖领域的科技项目进行审查与辨别,对其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进行评价,对正确判别科技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自2023年以来,已完成多项科技项目的成果评价。
六、科学技术奖
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依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最新要求,于2025年初,我会对“细则”作了详细的修改和完善。根据新修改的《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奖实施细则》,本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工作将于9月份开始“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技创新奖”的申报(推荐)工作。经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的获奖项目将在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官方平台上公示,并报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备案。
七、高质量工程水平评价
为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省战略,推动非开挖行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非开挖技术协会拟定于2025年开展高质量工程项目评价工作。协会将组建权威专家委员会,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出一批技术领先、管理规范、质量精湛、绿色低碳的精品工程。通过树立行业质量典范,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追求卓越品质,全面提升我省非开挖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诚邀各优秀企业及项目积极参与,共同展示非开挖技术的精湛工艺与质量成就,携手助推我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新高度。